伯樂Bio-Rad 1652100電轉儀是一種廣泛應用于分子生物學實驗中的蛋白電泳轉膜設備,專為Western Blot實驗中的電轉膜步驟設計。其具備恒壓、恒流以及時間控制模式,適用于不同類型的轉膜操作,如半干式(semi-dry)和濕轉式(wet transfer)。
該設備以其穩定的性能、操作簡便、適應性強而在生命科學研究機構、大學實驗室及工業實驗環境中被廣泛采用。
伯樂1652100主要由以下部分組成:
電源主機:控制電壓、電流、時間等參數,帶有液晶顯示屏。
轉膜裝置接口:連接電極槽與轉膜模塊(可接半干轉膜或濕轉槽)。
電極線:將電流從主機傳遞至轉膜槽。
安全保護機制:包括溫度過載保護和電極短路保護等。
該設備通過電場將蛋白從聚丙烯酰胺凝膠中遷移至膜上(通常為PVDF或NC膜),根據膜的性質與實驗要求選擇不同的電壓/電流控制方式:
恒壓模式:適用于薄凝膠或較短距離遷移。
恒流模式:更適合厚凝膠,可防止電阻變化帶來的電流波動。
定時功能:用于實現自動停止,防止過度遷移造成蛋白失活或膜損傷。
開啟設備預熱:插上電源,開機,進入主菜單,確認液晶屏可正常顯示參數。
轉膜緩沖液準備:根據實驗方案配置緩沖液(通常為Tris-Glycine-Methanol體系),并于使用前冷卻至4°C。
膜活化:
若為PVDF膜,先用甲醇浸泡約1分鐘后轉入緩沖液中;
NC膜則直接放入緩沖液即可。
凝膠與膜剪裁:根據電泳膠尺寸剪裁膜與墊紙,保證其大小一致且邊緣整齊。
從下至上依次放置:
膠墊
濾紙(1層,泡濕)
凝膠(電泳完成)
轉膜膜片
濾紙(1層)
膠墊
壓實夾層:確保無氣泡殘留,尤其是膜與膠之間的界面氣泡需用滾筒或玻棒驅除。
將已裝好的轉膜模塊插入電泳槽;
連接紅黑電極線,注意紅色對應陽極(膜一側),黑色對應陰極(膠一側);
向電泳槽中加入預冷緩沖液,液面應完全覆蓋膜層。
在主機面板上選擇運行模式:
恒壓:如設定100V運行90分鐘;
恒流:如設定300mA運行60分鐘;
輸入時間后確認;
按下“START”按鈕啟動轉膜;
實驗過程中如需暫停,可使用“PAUSE”,重新開始則按“RESUME”。
薄膠或短蛋白推薦恒壓模式;
厚膠或高分子量蛋白推薦恒流模式;
總能量控制在 5~8 W/cm2 為佳,避免蛋白過熱變性。
濕轉過程推薦在4°C下進行,必要時放置冰盒或冰袋輔助降溫;
高溫會導致膜蛋白變性、遷移異常甚至膜燒焦。
不可濕手操作主機;
檢查電極線是否完好、插頭接觸是否牢固;
轉膜完畢后,應先關閉主機再拔除電源。
設備外殼清潔:用干凈軟布擦拭,避免使用有機溶劑。
電極接頭檢查:定期檢查接頭是否有氧化、脫落等現象。
觸控面板校驗:如觸控不靈敏需及時校準或報修。
電轉槽清潔:每次實驗后清洗電泳槽,防止鹽分結晶腐蝕材料。
| 故障現象 | 可能原因 | 解決方法 |
|---|---|---|
| 顯示無電流 | 電極未接牢 / 緩沖液導電性不足 | 檢查接頭與緩沖液配置 |
| 顯示電流過高 | 電極短路 / 液體溢出 | 檢查夾層裝配、液面高度 |
| 顯示溫度報警 | 長時間運行未降溫 | 中斷操作,冷卻后繼續 |
| 膜上無蛋白印跡 | 電極接反 / 電壓太低 | 檢查方向與設定值 |
| 出現“鬼帶”或條帶模糊 | 膜未壓實 / 緩沖液未均勻浸泡 | 重新裝夾,清除氣泡 |
使用專用高速轉膜耗材,設置高壓短時間(如25V,7分鐘),可快速完成小分子蛋白轉膜。
轉膜前可染膠進行蛋白條帶可視化,保證條帶均一;
轉膜后進行Ponceau S染色,檢測轉膜均勻性。
可與圖像分析系統(如Chemidoc)聯動,通過設置時間自動控制轉膜周期,提升數據可重復性。
伯樂1652100電轉儀作為電轉膜領域的重要工具,憑借其高效、穩定、安全的特性,在Western Blot等實驗中發揮著重要作用。通過科學合理的使用與日常保養,不僅可以提高實驗成功率,還能延長設備使用壽命。掌握其詳細操作流程與常見問題處理,是每一位實驗人員必備的技能。
如需更高分辨率的操作視頻演示、參數建議或針對特殊蛋白的轉膜方案,也可基于本設備的擴展功能進一步深度探索。




杭州實了個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